失落之城6 记一次数学开学考

发布于 2022-09-21  524 次阅读


吹着南京九月的晚风,骑着哈啰单车飞驰在昏黑的校道上,只穿了一件军训短袖的我还是感觉到寒凉。不同于这时的广东,我却也感受不到那种萧瑟的秋风,只是含着几分凉意。

从考场出来,我感觉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欲望,去把我刚刚的心情记录下来,我是不愿走路回宿舍的,虽说一公里半的距离对于一个18岁的青年来说并不算远,可是路上的漆黑和孤独,并不是现在的我能忍受的了的。望着远处教学楼或是图书馆的灯光,我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又回到了自然的农村里,走出几步,便是一片黑暗。这里并不是繁华的南京,想起家里晚上外面的灯火也比这要浓烈,也许是当今城市光污染太严重罢。

人总是畏惧黑暗,向往光明的。我骑到饭堂灯火通明处,顿感心安,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去。


刚从宿舍那里急冲冲地跑向教学楼,满身大汗地走进不熟悉的教室,尴尬地问老师自己的座位号,眼看着还有一分钟就要打响铃声,整个教室仿佛都只剩下了自己的喘息声。

看着雪白的A3卷子,上面印着“全国高考”,无数的回忆和恐惧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三个月以来,既没有帮别人补课,也没有学习高数,我现在的数学恐怕是不如一个高二的学生了。

第一题的集合,我也卡了有一分钟,集合的符号,定义,venn都已经是模糊的印象了。

做了几道选择题,逐渐恢复了一点感觉,突然就想起了高三时候每天在教室的那个座位上,面对着各种数学难题选择填空题有立体几何问余弦值,问线段极值,还有基本不等式演变出来的各种题型,考对函数理解的能力,虽然大多现在都记得一个印象,但是这些记忆在我的高三是不可磨灭的。

毕业以后,我总是沉浸在青春伤痛文学般的阴影里,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的高三,我的高中,除了那些元素,每天枯燥乏味面对各种数理化题目的经历,与同学讨论题目的解法,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遇到不少题目,什么燃油效率,1/2根号x的,3/2lnx的,好多题目都是记忆中我肯定是做过的,通通经验+结论+盲猜。虽然这么做很没有安全感,但我已经实在不记得具体的思路了。我也不知道那种感觉,大概就像是每次段考的时候,遇到一道题不会写,但是有感觉这个点就是特殊点,这就是答案的意思。

做完多选题的时候,我才有信心整体看了一下版面,大概就是莞中高三数学限时考试的升级版,7道单选,3道多选,10道填空题。

做到后面也没做完,新高考一卷没完成的,这次也没有完成。也许上天是想再给我一次机会,去弥补我高考时候数学的遗憾吧,可惜没有成功。

几何是我的弱项,在这次也不例外,多选的几何题直接单选跑路,三棱锥外接球的一些基础结论不会,导致后面花了十分钟推理半径,也间接导致最后一题没时间看。

那道题是一个离心率的题,想起我iPad上高三末期的数学错题本,我想我应该是有能力解开一层层条件做出来的。

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咋样,因为现在学校的人高考分数都是与我相近的,恐怕key point就在那道多选和最后两道填空题了,如此一想,恐怕是无望了。

明明是一次高三很平常的情感体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专门跑去饭堂一个人将这些感受写下来—很急切地想找人倾诉,找不到便把它记录下来—也许是不会再有罢。

记于南京 2022.9.21晚


凛冬散尽 星河长明